发布日期:2024-05-29 13:56:28 浏览次数:91
果重2千克,皮厚0.7厘米,甜度14.5……”25日,在位于孟津区送庄镇的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多个西瓜、甜瓜依次排开,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重量、皮厚、纵径、横径、甜度等指标的测量。这些都是该公司最新培育的西瓜甜瓜育种新材料和杂交组合。
一个好瓜要好吃、好看、好种、好卖
“想要培育一个优良品种,这些是必经过程。”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忠厚介绍,一个好的西瓜甜瓜新品种诞生前,需要经历无数次实验。所谓好,不仅要好吃、好看,还要好种、好卖,兼顾消费者、种植户、经销商等多方需求。
如何让一个瓜兼具众多优秀特性呢?首先要找到具有相应特性的种质资源,如抗病性强、产量稳、甜度高等,这就是育种新材料,之后将这些育种新材料进行杂交组合,再从中优中选优,那些优良特性经过种植后依然能够稳定表现的,才具备申报新品种的资格。
朱忠厚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组建团队:“一个好的团队一定是优势互补的,而且这些能人间还得能处得来,育种也是一样的道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对团队来说,业绩是最终的考核指标。对瓜果而言,所有的付出要通过田间实验来进行检验。
“无论是育种新材料,还是杂交新组合,都至少要经过三次种植,我们这次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数据指标,来对他们进行打分。”朱忠厚说。
叶小果大、瓜熟叶绿,轻简化品种省工省时
在育种过程中,除了要记录果实大小、形状、甜度、发育时间,还要对根、茎、叶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掌握每一株材料的全生命周期生长状况。
朱忠厚说,以往种植时,叶子过密、分杈过多就需要人工疏叶打杈,通过轻简化新品种培育,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种植时省工省时。
“正常情况下,西瓜甜瓜都是叶子大、瓜也大,但是叶子生长也要消耗养分,我们的目标是瓜大叶小,让植株的营养分配更为合理。”朱忠厚介绍,叶柄短而上冲、叶片小的植株通风透光好,单位面积内种植密度也可以大大提高。
该公司2022年参与的河南省“西瓜甜瓜优质宜轻简化新品种培育”项目,就是要在“好种”上寻求更大突破。2023 年来,该公司共配制杂交组合235个,示范新组合7个,鉴定评价西瓜甜瓜优良品种资源266份,创制新种质206份,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新品种增加产值 4.07亿元,增加效益2.64亿元。
在实验大棚内,朱忠厚边走边看。“这几棵表现很好,瓜已经熟了,叶子还绿油油的,有利于连续坐果。”“这种瓜皮厚,但是抗病性好,育种时就要导入这一优良特性。”在他看来,这些材料和组合表现出的遗传多样性正是新品种研发的宝贵资源。
做强农业“芯片”,“吃瓜”量身定制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而自主创新是种业发展的关键。
朱忠厚介绍,良种研发已经从最初的要产量,后来要口感、要外观,发展到现在的功能性成分育种。目前,功能性营养西瓜也是他研究的一大方向,未来的西瓜除了好吃还将富含番茄红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营养物质。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定制,如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的低糖高甜西瓜,含糖量并不高,但是口感并不受影响。
新品种培育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朱忠厚却乐在其中。他说:“有人觉得育种很神秘,其实就是好点子加上时间,在反复实验和试错中积累经验,要耐得住性子。”
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扩繁是其中重要一步。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更好进行后期市场推广,实现“育繁推”一体化推进。
聚焦这一痛点,朱忠厚团队探索在组培扩繁基础上开展侧芽嫁接。他说:“在瓜苗上采几个嫩芽,就可以进行嫁接,我们目前的扩繁系数已经达到15,成活率达到95%,大大提高了扩繁速度。”
提到未来发展,朱忠厚说:“种业发展目前仍处于以杂交选育为主的时代,种业振兴仍需‘闯关夺隘’,在基因编辑、数字育种等前沿领域实现更大突破,重点突破一批种业‘卡脖子’问题,持续做强农业‘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