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company

企业新闻

科技赋能 “莓”好前景|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草莓专家赴洛阳指导生产

发布日期:2022-12-07 16:02:09 浏览次数:315

12月3日,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草莓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周厚成一行,走进洛阳市偃师区、孟津区等地调研草莓生产,并在田间现场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

微信图片_20221207154815.png

 在偃师区岳滩镇喂北村“莓开眼笑”草莓公园,村支书李宏涛详细介绍了草莓公园建设情况:一期工程占地60亩,去年9月开建,目前已建成智能化草莓生产大棚20座、育苗棚6座,今年9月引进种植了香野、粉玉等高端草莓品种,12月1日开园采摘。

       “第一级花序发育不良,好多花没坐住果,蜜蜂进棚晚也不活跃。”在大棚内,周厚成在仔细察看了草莓生长情况后,立即指出了问题。

微信图片_20221207154832.png

 如何提高草莓产量和质量?周厚成现场为种植户进行了技术指导:“暂时不要疏花,等坐果后根据情况进行疏果,可以先打除老叶、摘掉畸形果以及没坐果的僵花。由于前段时间疫情防控期间疏于管理,目前植株总体长势偏弱,可以调整肥料配比和施肥次数,水溶复合肥配比调整为低氮中磷高钾,其他按原套餐黄腐酸钾、海藻酸等肥料施入量不变,7天左右施一次,并减少滴灌时间,两次后观察情况再调整。”

       为了提高授粉质量,周厚成还特别提醒种植户悉心喂养蜜蜂,让蜜蜂尽快出蜂箱采粉,在草莓花期不要打药,减少畸形果,提高坐果率,并注意温湿度控制,观察红蜘蛛、蚜虫等发生情况,尽量减少打药次数。

      随后,周厚成一行又来到了位于孟津区的洛阳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走进草莓温室大棚,详细调查了试验田草莓长势和开花结果特性。该公司致力于草莓、西瓜研究多年,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的绿色栽培技术,整体生产水平较高,大棚内草莓长势良好。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草莓组专家李刚博士亲自下田,分别采摘了3个优系“MJ-1号”“MJ-2号”“MJ-3号”以及香野、宁玉等7个区试品种(系)草莓,现场做了糖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这几个草莓品种(系)的糖度平均值都在12~13之间,最高的“MJ-3号”糖度达到17。

微信图片_20221207154837.png
微信图片_20221207154841.png
微信图片_20221207154844.jpg

走出试验田,专家组结合生产实际,就草莓种苗脱毒组培关键技术、病原物分子快速检测、基质配方、水肥一体化中的营养供给等育苗技术流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计划建设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中心(郑州)孟津示范基地,为推动河南草莓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nongfanongye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