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科技:袖珍型西瓜保护地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2021-01-09 13:20:54 浏览次数:342
目前,适应保护地种植的袖珍型西瓜品种主要有河南省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华晶3号、华晶5号、华晶6号,小果型无籽西瓜品种主要有华晶7号(圆形,花皮,红瓤)、华晶8号(椭圆形,花皮、红瓤)、华晶11号(圆形,花皮,黄瓤)、华晶12号(圆形,黑皮、红瓤),日本进口的"早春红玉"、台湾引进的"小兰"。
嫁接是提高瓜苗抵抗土传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重茬种植的首选措施,也可以增强瓜苗长势、增加产量和抵抗低温等各种灾害。
(1)选择砧木 较好的砧木品种有洛阳市农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丰抗王(甜葫芦和瓠瓜杂交种)、丰抗王2号(南瓜远缘杂交种)、丰抗王3号(野生西瓜类型杂交种)、丰抗王4号(光子葫芦杂交种)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超丰F1(光子葫芦杂交种),他们各有特长,最好是几种类型的砧木交替使用,以使抗病性更好的发挥作用。
(2)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有靠接和插接两种,前者管理技术要求宽松,但是效率较低,后者技术要求严格但效率较高,条件较好的工厂化育苗或种瓜专业户多使用插接。具体浸种催芽技术详见以后在无籽西瓜栽培技术部分介绍。
(3)嫁接时期 春季栽培应该尽早嫁接,嫁接时期应该比移栽期提前35~40天,一般在前一年11月开始。夏、秋季栽培可以适当推迟,嫁接其比移栽期提前28~32天。具体细节详见西瓜嫁接部分。
犁地前每667㎡撒施腐熟过的优质鸡粪5000㎏,深耕25~30厘米,耕后要细耙。播种前开沟施肥,在预定的瓜行上犁(挖)开1条深约20厘米的瓜沟,瓜行实行宽窄行(90∶60厘米),每667㎡施入腐熟的饼肥或者西瓜专用复合肥50千克,随即平沟做埂,埂高15~20厘米,埂面要平直。
在保护地种植小西瓜应采用立式栽培,这既能增加栽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保护地的有效空间。又能够保证果实受光均匀,减少病虫危害,提高果实质量,增加销售价格。
(1)移栽瓜苗
株行距 行距以原先预留的瓜行(90∶60厘米)为准,株距44厘米,每667㎡栽植1800株。 2移栽苗龄与方法 瓜苗长出2~5片真叶即可移栽,冬季或早春栽培要尽量移栽4~5叶的大苗,栽后及时覆盖地膜和小拱棚,方法与普通西瓜相同。夏秋栽培可移栽2~3叶的小苗,移栽后覆盖地膜。
(2)苗期至伸蔓期管理
1. 水肥管理 绝大多数袖珍型西瓜品种幼苗生长势较弱,在苗期至伸蔓期应以促使生长的措施为主体,采用小水勤灌(只浇小沟),每次浇水时加入有机冲施肥每667㎡30㎏。伸蔓期一般只浇小水不再施肥。
2. 温度管理 这一阶段温度保持在18~33℃,苗期尽量高,伸蔓期尽量低。
3. 整枝留蔓 瓜苗生长4~5片真叶时开始整枝,除保留主蔓外,还要在瓜苗基部选留2条健壮侧蔓,实行1株3蔓管理。
4.吊蔓 瓜苗伸长至50~60㎝时在每行瓜苗上面1.6~2米处架设1条8﹟铁丝,在每棵瓜苗上方的铁丝上绑3根小绳垂向对应的瓜苗旁用小树枝等物器固定于地上,再分别把每条瓜蔓呈螺旋形缠绕在对应的小绳上将其向上引导,以后每隔3~5天缠绕一次。
(3)结果期管理
1. 人工授粉和做成熟标记 保护地里边缺乏昆虫传粉,必须用其他正常西瓜(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人工授于小西瓜才能使其结瓜。人工授粉必须是当天开放的鲜花,花粉必须在无子小西瓜柱头上涂抹均匀,授粉时不得损伤雌花。授粉时间以每天上午7-9点(前一天温度高时次日开花期提前,反之开花期延后,可以据此推迟或提前)花朵初开时最好。做成熟标记是为采收时快速识别西瓜成熟度的最好办法,具体方法是用不同颜色的小绳捆绑于刚授粉幼果处的瓜蔓上,也可以使用不退色的颜料涂抹于该处作为成熟标记,两天改换一种标记颜色或材料。
2. 选留果实 留过节位在第18~26节最佳,授粉5天后果实基本坐稳时挑选在此节位的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果实,每株选留1~2个。其余的幼果全部摘处。
3.吊瓜 为了防止随着果实重量增加而掉落地上造成损失, 必须在果实长至400克左右进行吊瓜,具体方法是把果实装进20×15厘米的网袋内,用小绳将网袋吊在上方的铁丝上。
4.水肥和温度管理 果实退毛后即开始加大水肥供应,经常逐沟浇水并且随水浇施有机冲施肥每次每667㎡30公斤。温度调控在25~35度。
分拣包装 袖珍型西瓜小巧艳丽,果皮极薄,先用发泡网将每一个西瓜包装起来,再分级分类装进纸箱运输销售不仅可以避免损伤,又能提高品位和价格。
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位于孟津县送庄镇,是以西瓜甜瓜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为主业的科技研发型民营企业,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办的甜蜜世界星创天地被评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公司科研团队被河南省科技厅评定为全省唯一的"河南省西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了"河南省西瓜甜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